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返回本書目錄

 

第八章  公綿羊與公山羊的異象

 

      第八章的異象,是第七章異象的補充說明。在第七章的異象中,重點在於第四獸及將來必成的事;而本章的重點則集中在第二獸及第三獸,只不過換成為以公綿羊及公山羊來說明瑪代波斯帝國與希臘帝國而已。

 

公綿羊──瑪代波斯帝國

      「我舉目觀看,見有雙角的公綿羊站在河邊,兩角都高,這角高過那角,更高的是後長的。我見那公綿羊往西,往北,往南牴觸,獸在他面前都站立不住,也沒有能救護脫離他手的,但他任意而行,自高自大」(但八34)。

      雙角的公綿羊,表明這個國家是二國聯合成為一個國家,雖然威猛,但他對待神的選民溫和如綿羊;這角高過那角,更高的是後長的,說出雖然二國都很強大,但後來才興盛的國,比先興盛的國更強大。瑪代波斯帝國的象徵正是符合上述的情形。瑪代王古阿灑利曾與巴比倫王拿布普拉撒聯盟圍攻尼尼微城,滅亞述國,且將其女嫁與尼布甲尼撒王,因此獲得巴比倫帝國的保障,於巴比倫帝國早期就興盛;瑪代約於主前五五○年叛離巴比倫與後來興起之波斯王古列結盟,因兩國之民皆屬亞利安種,故並為一國稱為瑪代波斯。瑪代波斯往西攻巴比倫,往北攻呂底亞(小亞細亞一帶),往南攻埃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於主前五三八年滅巴比倫帝國,取而代之,建了瑪代波斯帝國。當古列率領大軍轉戰各地時,瑪代人大利烏領兵攻克巴比倫首都,故他就成了第一位王(主前五三八至五三六年)。主前五三六年古列平定了全部殘餘勢力,回京登基作波斯王(主前五三六至五二九年;他於主前五三六年下詔准許猶大人返耶路撒冷建聖殿)。其後歷代的王乃是亞達薛西(主前五二九至五二二年;他受猶大人敵人的上本控告,失察下令停止建殿);大利烏一世(主前五二一至四八五年;他考察記錄,找到古列王下詔的記載,准許繼續建殿);亞哈隨魯(主前四八五至四六五年;他娶以斯帖作王后,重用末底改,善待猶大人);亞達薛西一世(主前四六五至四二五年;他下詔准許修建耶路撒冷城),亞哈隨魯二世(主前四二四年);大利烏二世(主前四二三至四○五年);亞達薛西二世(主前四○五至三五八年);亞達薛西三世(主前三五八至三三八年);亞撒斯(主前三三八至三三五年);大利烏三世(主前三三五至三三一年)。大利烏三世就是第八章中與公山羊相鬥的公綿羊;他於主前三三一年在尼尼微附近之亞比拉戰役中敗於希臘的亞歷山大帝,瑪代波斯帝國至此滅亡。

 

公山羊──希臘帝國

      「我正思想的時候,見有一隻公山羊從西而來,遍行全地,腳不沾塵;這山羊兩眼當中,有一非常的角。他往我所看見站在河邊,有雙角的公綿羊那裡去,大發忿怒,向他直闖。我見公山羊就近公綿羊,向他發烈怒,牴觸他;折斷他的兩角,綿羊在他面前站立不住,他將綿羊觸倒在地,用角踐踏,沒有能救綿羊脫離他手的。這山羊極其自高自大,正強聖的時候,那大角折斷了;又在角根上向天的四方,長出四個非常的角來。四角之中,有一角長出一個小角,向南,向東,向榮美之地,漸漸成為強大。他漸漸強大高及天象,將些天象和星宿拋落在地,用腳踐踏。並且他自高自大,以為高及天象之君;除掉常獻給君的燔祭,毀壞君的聖所。因罪過的緣故,有軍旅和常獻的燔祭交付他,他將真理拋在地上,任意而行,無不順利。我聽見有一位聖者說話,又有一位聖者問那說話的聖者,說,這除掉常獻的燔祭,和施行毀壞的罪過,將聖所與軍旅踐踏的異象,要到幾時才應驗呢。他對我說,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但八514)。

      這段的經文非常奧秘,雖然從翻第1525節的經文,解釋了一部分,但因為關乎後來許多的日子,所以在但以理的時代,他奉命將這異象封住,所以還有很多真相在舊約的時代,並沒有解釋出來。但如今新約時代,我們若是參照歷史記載與啟示錄,幾乎可以解釋,推斷所有的疑點。茲將上述經文解釋如下:

 

   公山羊兩眼當中的大角

      公山羊,就是希臘王,兩眼當中的大角就是頭一王。大角說出這一位王是大有能力者。歷史告訴我們這一位王就是舉世聞名的亞歷山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他是馬其頓王腓力之子,生於主前三五六年,二十歲父王崩(主前三三六年),他成為希臘軍隊的元帥,率兵轉戰於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各地,「腳不沾塵」,說明行軍之快速,直如疾風迅雷,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於公元前三三一年擊潰波斯王大利烏三世之軍隊於亞比拉,則烏萊河邊(可能就是現在的格耳卡河),滅瑪代波斯帝國,建立希臘帝國。但「正強盛的時候,那大角折斷了」,就是指他帝崩時正值盛年──三十三歲的時候(主前三二三年)。

 

   長出四個非常的角來

      「這四角就是四國,必從這國裡興起來,只是權勢都不及他」(但八22)。

      亞歷山大帝崩後,他手下的四個將軍將希臘帝國瓜分為馬其頓,小亞細亞,敘利亞及埃及四國。

 

   從四角之中的一角長出小角

      「這四國末時,犯法的人罪惡滿盈,必有一王興起,面貌兇惡,能用雙關的詐語。他的權勢必大,卻不是因自己的能力,他必行非常的毀滅,事情順利,任意而行;又必毀滅有能力的和聖民。他用權術成就手中的詭計,心裡自高自大,在人坦然無備的時候,毀滅多人;又要站起來攻擊萬君之君,至終卻非因人手而滅亡」(但八2325)。

      這小角所表徵的一王所要行的是關乎末期的許多日子,所以顯然不單純指著第十一章的北方王安提阿庫愛比法尼絲,而是著重在末期將要出現的敵基督。因為安提阿庫愛比法尼絲是被人刺死的。然而這裡所指的王至終卻非因人手而滅亡(但八25;參照啟十九1920)。原由參照第九章、第貳大項、第四中項、第(二)小項的說明。

 

   二千三百日的異象

      「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但八14)。

      「所說二千三百日的異象是真的」(但八26)。

      第十二節說,「因罪過的緣故,有軍旅和常獻的燔祭交付他」,可見末期重建的聖殿,在敵基督未曾污穢聖殿之前,猶太人自己因罪過已經污穢了聖殿,一如主耶穌在世時猶太人已將地上的聖殿,成為賊窩,污穢了聖殿一樣(太二十一13;可十一17)。從那時算起至主耶穌第二次再來,毀滅敵基督的軍隊,潔淨聖城為止,共有二千三百日。而根據第九章第27節,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一七之半是三年半。根據猶太人的日曆,一年是三百六十天,三年半是一千二百六十日。又根據第十二章第11節得悉,從除掉常獻的燔祭,並設立那行毀壞可憎之物的時候算起至聖殿得潔淨的時候是一千二百九十日。那意思是當一七過去之後尚有三十日的時間是用在潔淨聖殿。所以二千三百日中實際上被包含在一七之內的日數是減掉三十日之後的餘數二千二百七十日。那就是從重建的聖殿被猶太人自己污穢算起,到世界的末了,主基督耶穌第二次再來之間的日子。然而世界末期的一七共有七年就是二千五百二十日。二千五百二十日減去二千二百七十日是二百五十日。換一句話說,當這個世界踏進末期那一日算起,不到二百五十日之內,耶路撒冷的聖殿就必須已峻工。

      如參照附表二,更易瞭解各日數之關係。

 

附表二

 

 

 

←──────────→

←─────────→

 

   一七之前半

   1260日)

 

   一七之後半(1260日),

   共計2520日。

 

 

 

←─────────────→

 

  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

  與供獻止息至聖殿

  潔淨為止,1290日。

 

 

 

 

←─→

 

 

30

 

←────→

←────────────────────→

250

包括和約談成

及建聖殿所需日數。

 

 從聖殿蓋完至聖殿得潔淨為止,共2300日。

 

 

      世界末期的七年,可以分作上半段的一七之半(三年半)及下半段的一七之半兩段落。上半段是從第六印到第七印的第四號筒之間,就是普天下的人受試煉的時候。下半段是從第七印的第五號筒吹響算起,到第七號筒為止,這段期間叫作世界末期大災難。主曾經應許,非拉鐵非教會的信徒們說「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試煉的時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試煉」(啟三10)。而唯一能免去試煉的路,就是在試煉來臨之前先被提到寶座前。這是主對得勝者的寶貴應許。有關主再來之前必須應驗之預言,幾乎只剩下,「一七之內,他必與許多人(包括與復國之後的以色列國)堅定盟約」(但九27),及建耶路撒冷的聖殿二個預言。然而這兩個預言的應驗皆會發生在一七之上半段內。這樣看來,世界末期不再是遙遠無期,如今實在是末世了。這個世界在不知不覺之中,隨時都有可能進入世界末期。親愛的聖徒們,豈不該謹慎,儆醒,預備迎見主的再來,共同蒙恩,有分於試煉臨到普世之前的榮耀被提嗎。── 黃共明《但以理書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