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返回本書目錄

 

啟示錄第七章

 

打開七印

 

〔七至八章 介於第六印與第七印中間的異象〕

 

{\Section:TopicID=155}以色列的遺民(七18

      神有兩班屬於祂的百姓:一班是屬地的猶太人,一班是屬靈的教會。本章一節至八節是論及屬地的猶太人中有一班蒙神保守者,至於九至十七節則另說到教會被提到天上的情形。

      按聖經嚴格的說法,大災難只有三年半,其餘不過是災難或者說是試煉而已(第五號起也許是大災難的起頭)。

 

七章一節:「此後我看見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執掌地上的風,叫風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樹上。」

      「風」在舊約許多時候都是神審判的代表,例如約拿時海中起大風(拿一13;賽十一15;耶十三24,廿二22,四九36,五一1)。馬太福音七章二十五節的「風吹」亦是一種試煉。

      由於「風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樹上」,因此地安靜、海無波,樹也無聲。所以如此是因神有一目的──要印祂所要保守的人。因為一開第七印就要吹出七號,而吹第一號時,地和樹上的三分之一就要被燒,吹第二號則海的三分之一變成血(八69)。

 

七章二節:「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從日出之地上來,拿著永生神的印,他就向那得著權柄能傷害地和海的四位天使,大聲喊著說。」

      「另有一位天使」,此天使是誰呢?天使原文是作「使者」,天使有時可以稱使者,人有時亦可稱使者。本書有幾次說到「另有一位使者」,既有一「另」字,可見與別的不同(八3,十13,十八1)。這幾處經文所指的,除了「主耶穌」外,誰能有此威嚴?有此尊榮呢?正如潘湯弟兄(D. M. Panton)的解說:「另」字是有特別意思的,乃是表明另外一班或是另外一類的。

      「耶和華的使者」一語,在舊約因是特殊的指件詞,所以一讀即知是主耶穌(創十六714,廿二113,卅二2430;士十三1618)。

      主耶穌在此的名稱──「使者」,是舊約時的名稱,可見主立即回到舊約的地位了。

      「另一位天使……永生神的印」,此印必須放在神所最親信者的手裡,而主耶穌正是神所能信託的第一位。法老如何將印交在約瑟的手裡,神也同樣把祂的印交付主耶穌。

      「祂就向那得權柄的……大聲喊說」,可見一切要臨到地上的事都是出於神,神若不給權柄,他們就甚麼也不能作。

 

七章三節:「地與海並樹木,你們不可傷害,等我們印了我們神眾僕人的額。」

      「我們神眾僕人」。神開始承認猶太人,祂正在回到祂原先在舊約的地位了(因教會時代並無猶太人與外邦人之別)。在舊約時代,每一百姓都是僕人(撒上八17,十七8;王上十58),由於本書所注重的是神的寶座,所以神的選民是站在僕人而非兒女的地位,亦即受責任的地位。

      七章一至三節論到風,八章六至九節論到火,風與火是最相關的,有烈風始有猛火。

 

七章四至八節:「我聽見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數目,有十四萬四千。猶大支派中受印的有一萬二千,流便支派中有一萬二千,迦得支派中有一萬二千,亞設支派中有一萬二千,拿弗他利支派中有一萬二千,瑪拿西支派中有一萬二千,西緬支派中有一萬二千,利未支派中有一萬二千,以薩迦支派中有一萬二千,西布倫支派中有一萬二千,約瑟支派中有一萬二千,便雅憫支派中受印的有一萬二千。」

      這些人是誰呢?並不是教會,乃是「肉身的以色列人」。安息日會的信徒以此自命,認為他們是謹守律法的,所以是真猶太人。但是我們有十個理由,可以證明本章四至八節的人不是教會而是按肉身生的猶太人。

      (一)本書二章十四節的「以色列人」既是按字面解,就七章四節的「以色列人」亦該按字面來解。

      (二)五章五節「猶大支派」是按字面解,就七章五節「猶大支派」當然亦該按字面來解。

      (三)十二支派的名稱是以色列人所特有的,則今日基督教的各派別,到底歸那一支派的名下呢?

      (四)以色列雖有十二支派,但教會是合一的,怎能分裂為十二支派呢?

      (五)本章九節是說「各國」,就同章四節的「以色列」怎能不是指一個國呢?

      (六)本章九節的群眾是沒有人能數得過來的,而七章四節所記受印者只有十四萬四千,能不能說教會中得救的人,只有十四萬四千人呢?況且十四萬四千明明是十二個一萬二千相加而成的,因此若不照實際的數目來解是不合理的。

      (七)六章十五節的「君王」是照字面解,就本章四節的「以色列」怎能不是一個國呢?

      (八)本章十三至十四節指出約翰並不知道九節那數不過來的人是從那裡來的,所以回答長老說「你知道」。但約翰卻沒有詢問四至八節的人從那裡來,可見他是知道了。

      (九)在約珥書二章二至廿七節,神惟獨告訴以色列人逃避蝗蟲之法,而由本書九章三至四節,我們看見惟獨神所印的人未受蝗蟲的害,可見此受印者乃是猶太人了。

      (十)馬太福音廿五章的綿羊是善待小弟兄的人,(四十節:「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此小弟兄是指猶太人和還未被提仍留在地上的弟兄。)這小弟兄──以色列人將來要在地上作為外邦人的試驗。

      有一件事值得注意的:四至八節沒有提到但支派的名。同樣在歷代志上四至九章的十二支派家譜中,也未記載但族,這到底是甚麼緣故呢?明明在以西結書四十八章一節說,在國度時但支派的地段是在北邊(以西結書四十章至四十八章是描述將來國度的光景)。可見並不是但支派沒有了,乃是沒有分於受印。可能是因但與蛇一直有密切的關係──我們若回想雅各在創世記四十九章各節為每一兒子所說的預言時,當他說到但:十六節論其存在,十七節說其行為如蛇,十八節雅各忽然作此禱告卻沒有為別的兒子如此禱告,或許因為「但」的前途甚為危險之故。在大災難時,但支派可能會特別與敵基督聯合。

      所以這些人就是:

      (一)將來與基督在地上一同執政的猶太人(不是作王)。因一萬二千是十二乘上一千,此數目在神政治上預表永遠的完全。

      (二)小弟兄中的一部分──大災難中受苦的猶太人(太廿五3440)。

      (三)忍耐到底的猶太人(太廿四13)。

      (四)將來得聖靈降在身上的猶太人。(秋雨已在使徒行傳二章時降下,但約珥書二章二十三節和二十八至二十九節所應許的春雨仍未降下)。約珥書二章三十節的血和火與第一號相合;煙柱與第五號相合;可見第二次的聖靈降臨時發生在第六印與第五號之間。

      (五)將來主耶穌在地上與以色列人設立新約時,接受新約的那些猶太人(耶卅一章3134)。

 

{\Section:TopicID=156}教會被提在天上的景況(七917

      這段是記載教會被提在天上的概況,這些人是誰?雖不敢十分斷定說是全教會,但敢說是多數蒙神救贖的人──教會中的大部分,包括首次被提,及由死復活(數目必定很大),並少數經過大災難存活在地上者。也可以說是全教會被提在天上的光景。但這裡並沒有說到教會如何被提,只是把教會被提到了天上的光景提綱一說而已。何以知道這裡是說到整個教會被提到了天上的光景呢?理由如下:

      (一)數目:九節「沒有人能數過來」,但首次被提不會有這麼多的人,所以必是教會中幾次被提的集合。

      (二)「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參讀四章二節「寶座安置在天上」,可見站在寶座前就是已經到了天上。

      (三)十四節講的大患難,就是約翰福音十六章三十三節所記的大患難,所以這數不過來的人包括了歷代以來為主受逼迫者,有些成了殉道士,許多則已從死裡復活。至於復活的數目,會較首次被提的為多。

      九節至十七節是從被提(首次被提)講起,直講到永世(新天新地時)的光景。因「站在寶座前」必是被提,不然怎能站在天上。十五節至十七節則是預先描述新天新地的光景(廿一37)。

      這段經文不是專一的講被提,乃是攏統的講,也不是專一的講永世裡的福氣,不過攏統的講一下而已。我們不要誤會──以為這裡既說到教會被提到天上,又在永世裡享福,就認為全教會是一次被提。要記牢這裡沒有仔細說到如何被提,乃是提綱挈領地把大多數信徒的被提在此一說而已。乃讓我們預見教會被提在天上的光景,及在永世的結局。這裡只說到他們在那裡,沒有說到他們如何到那裡。

 

七章九至十三節:「此後,我觀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大聲喊著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神,也歸與羔羊。眾天使都站在寶座和眾長老並四活物的周圍,在寶座前,面伏於地,敬拜神,說,阿門。頌讚、榮耀、智慧、感謝、尊貴、權柄、大力,都歸與我們的神,直到永永遠遠。阿門。長老中有一位問我說,這些穿白衣的是誰?是從那裡來的?」

      「此後……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這句話暗示在揭第七印至少已有一次的被提,因被提是從此時起首的。

      我們認為這些人是二千年來蒙主寶血所救贖的人,其正面理由如下:

      (一)關乎數目,九節說:「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近來」,凡屬以色列人的,多數是記出準確數目的,如十二支派、下埃及的七十人,又如出埃及的有總數目,要進入迦南地的也有數目,並大普查百姓的總數。看來以色列人一代一代下來都有人口數目。此外,受印的以色列人也有數目(本章18)。

      至於教會方面,雖然有時也有計數,如使徒有十二位,後來記七十人被主打發,首次聚會有一百廿人,以後一次得救三千人,甚至五千人,但有時也記「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二47),「眾教會……人數天天加增」(徒十六5),所以九節說「沒有人能數過來」,不像是指猶太人說的。

      若用近年人口數據來記數,便可知道這些人不會是大災難時代的人,因全世界的人口統計,到廿世紀初期就已有十七億的人了。九章十六節所記馬軍有二億是本書最大的數目,若拿本章九節的「數不過來的人」與之相比可是多許多呢!

      (二)從那裡來:「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9節)。參看五章九至十節可知道各國各族各民各方的人,是從外邦人中選取來歸於神──就是教會(徒十五1419)。再者,在教會時代,猶太人若要信主是居於外邦人的地位,按外邦人的例得救的,所以教會可以說是外邦人得救,也可以說教會裡無外邦人與猶太人之分。

      (三)到那裡去:六章十七節說「誰能站立得住呢?」但本章九節至十七節的人不只來到,更得站在神前。神惟獨對教會賞予被提的應許,所以只有教會能站立在神面前。

      (四)何時神才開始對付猶太人呢?要等外邦人的數目滿了(羅十一2526)。因此九至十七節必是指羅馬書十一章二十五節的人,這些人就是教會。

      (五)從沒有提到廿四位長老、四活物或十四萬四千人,是用血買來的,惟獨這些人是用血所買的。

      (六)雖然「身穿白衣」是神對撒狄教會的應許,但是撒狄,甚至加上非拉鐵非仍不會有這麼大的數目。然而,除教會以外,誰能擁有如此榮耀的前途呢?所以這裡必是全教會被提在天上的光景。

      (七)天使的態度:眾天使的第一句話是「阿們」(11節)。一個罪人悔改,天上有大歡喜(路十五7),如今眾天使看見這些人上來,就不能不因歡喜而讚美。

      (八)他們的衣裳,是藉血洗淨的(14節)。惟獨教會有此特權。

      (九)本章十五節至十七節是和二十一章三至七節「永世」的光景極為相同。因二十一章六節說「生命泉的水白白賜給那口渴的人」,所以接下來同章七節的得勝是信心的得勝(約壹五4)。包括一切因信得救的人。

      但有人主張全教會已在災前被提,所以這些人是「在大災難中信主得救的人」。然而以下的理由將證明此說是不能成立的:

      1.這一派的說法是根據於他們認為廿四位長老乃是預表全教會,所以全教會在啟示錄四、五章時已被提。我們知道這是根本上的不準確。(請參閱四章四節關乎長老的註釋──二十四位長老{\LinkToBook:TopicID=140,Name=二十四位長老}。)

      2.既然本章九節的人數是沒有人能數得過來的,試問在災難時那樣大的逼迫中,會有這麼多的人得救麼?目前全世界的人口統計是十七億(一九三年左右),若減去本書算得出的死人,就還剩多少呢?六章八節記人死去四分之一,就大約死四億多人,還有餘下十二億人之譜。九章十五節和十八節又記死了三分之一的人,就大約死四億多人,只餘下八億人。還有八章九節因船壞而死的人,加上八章十一節因水變茵蔯而死了許多人,十一章十三節因地震而死的,單算內中有名望的就有七千人(戈懷德說原文是指有名望的人),無名望的人,尚不知死了多少呢!此外在十五至十六章末後七災中還不知要死多少人。九章十六節馬軍有二萬萬之多,從剩下的八萬萬人減去二萬萬人,就只有六億了,從六億中再減去以上許多不知數的死人,就剩下的更少了。所以即使大災難餘下的人都得救,也不致數不過來呢!

      3.此時大災難還沒有到,直至八章一節才揭開第七印,其後的第一號至第四號不過是災難,第五號才是災禍號角的起頭,或許也是大災難的起頭,但到第七號才無疑是大災難。災難還未來,怎能說這些人是大災難得救的人呢?

      4.全本聖經中沒有說在大災難時有這麼大的復興。聖經預言從來沒有一卷是孤立的,必須有其它卷作證。彼得後書一章廿節是解預言的定則,也是聖靈寫聖經的原則。

      所以這些人不是指大災難中才得救的信徒說的。

      「站立在寶座前」。這裡只告訴我們,他們被提的事實,並沒有說明他們被提的手續。

      「身穿白衣」。此處的白衣是說到他們行為的潔淨,且是用血洗淨的(七14)。

      「棕樹枝」表明得勝。(利廿三3943說到住棚節是用棕樹枝搭棚,住棚節預表千年國度,神要暫時同祂的百姓同住在地上。)

 

七章十四節上半:「我對他說,我主,你知道。他向我說,這些人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

      「大患難」,並不是指三年半的「大災難」,其理由如下:

      (一)大災難最快也應當從吹災禍的號筒起,而第一禍是吹第五號時才宣告的(八13,九1上)。由於七章九節是揭開第七印前被提的起始,所以這些人必定有人在第七印之前已到寶座前,並未經過七號的災難(但七9亦暗示有首次的被提)。

      (二)大災難不能在撒但未摔到地上就起了頭。撒但被摔是在吹第五號之後,在恐怖的四十二個月未到之前(十三5),男孩子已經被提升到寶座前了(十二5)。這男孩子雖不敢說會包括七章九節那麼多人,但敢說是其中一部分的人。

      (三)大災難的結束是在第七碗一倒下時,同時國度也來到。在千年國裡,我們看不見天上的殿,只有以西結所說地上的殿。在大災難中,誰有時間和機會來事奉神?但本章十五節明明說他們晝夜事奉神。

      (四)大災難中不會有這麼多的人得救。按七章九節所說的「許多人」都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14節),可見這大患難必與第五號以後的大災難有分別。

      (五)十一章一節說到有人在天上的殿敬拜,然而除了七章九節的那班人以外,還能找到別人是在天上敬拜神嗎?不能,因為此時啟示錄所預言的大災難還沒有起頭,但他們已經歷過大患難。到了新天新地更看不見殿(廿一22),因為神和羔羊自己為新城的殿。(神和羔羊是新城的中心,本書三章十二節說到「神殿」,其下文是「必不再從那裡出去」,當是指新天新地時,神和羔羊為殿之意。)

      (六)聖經裡明說必有不經過大災難的信徒(例:三10;路廿一36)。

      (七)若七章九節的這些人是經過大災難的,則他們只可能是在聖殿被外邦人踐踏時死的,但按十一章二節所說,教會是不能被包括在內的,就怎能說七章九節的人是從三年半的大災難中出來的呢?

      (八)三年半的大災難特別是與猶太人發生關係。但以理書十二章一節說:「並且有大艱難,從有國以來直到此時,必沒有這樣的。你本國的民中凡名錄在冊上的,必得拯救。」和馬太福音二十四章十六至十八節,特別是指猶太人的光景。神興起大災難的主要目的是為對付猶太人。耶利米書三十章七節所述「雅各家遭難的日子」,明顯是指猶太人。然而「患難」出現於啟示錄中,有好幾次是指教會所要遭遇的,像一章九節、二章九節至十節和十三節。約翰福音十六章三十三節也說到苦難是教會在世上的分,教會必須經歷夠長的苦難,所以用「大」來形容,但非三年半的大災難。啟示錄二章二十二節的「大患難」,原文是與七章十四節的指件不同,也與啟示錄所預言三年半的大災難不同。(徒十四章廿二節:「進神的國必須經過許多艱難」,是說進神國度的人在世上普遍所經歷的。)

      所以這兒所說的大患難,並非三年半的大災難。

 

七章十四節下半:「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

      「衣裳」這辭在原文是多數的,複數的衣裳是指諸義說的(十九8),尤其是指聖徒自己的義行,而不是主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義。相對地,單數的衣裳預表公義(賽六一10),就是主的自己(耶廿三6),因為基督成了我們的義(林前一30),並且我們是穿上祂到神面前,這義袍是不須用血洗的。

      所以我們有二件袍子:一件是在得救時穿上,藉此來到神面前;另一件則是自己所行的諸義──我們的得勝,藉此使我們那日得坦然站在基督面前。按啟示錄三章十八節,第二件──白衣是需要出代價買的,但前者所預表的救贖是不必買的。

      沒有一個基督徒還會在神面前被定罪而滅亡(約五24);照樣,也沒有一個基督徒能在基督台前不按他的行為受審判(林後五10)。

他們的衣裳得洗淨,不是因大災難,乃是羔羊的血潔淨的。他們用羔羊的血洗淨了衣裳,可見他們在地上曾污穢過,不過他們時時履行約翰一書一章九節的契約,所以他們得洗淨。

 

七章十五節:「所以他們在神寶座前,晝夜在祂殿中事奉祂,坐寶座的要用帳幕覆庇他們。」

      「所以」系承上文而言,他們所以能事奉神,是因他們不輕看罪。

 

七章十六至十七節:「他們不再饑、不再渴,日頭和炎熱,也必不傷害他們。因為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

      這段可與以賽亞書四十九章十節互作比較(也請參考賽四六6;徒十三47;賽四九8;林後六2)。

      「不饑不渴」是所有的盼望都得了滿足。

      「日頭和炎熱也不傷害」,是因在新城裡不用日月光照(廿一23,廿二5)。並不是日月都沒有了,乃是不再需要這些光了。而夜仍是有的(廿一25),既說有白晝,可見必有黑夜。

      「擦去一切的眼淚」,因沒有流淚的必要了。

      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七章九節至十七節的人,同十二章一節至十一節的男孩子,有許多相同之點:(一)七章十節:他們得救是靠羔羊;十二章十一節說男孩子得勝是靠羔羊的血。

      (二)七章九節:他們是站在寶座前;十二章五節:男孩子被提到神寶座。

      (三)七章十節:他們把救恩歸於神和羔羊十二章十節:救恩歸於神和基督。

      (四)回溯七章一至八節:受印的是十二支派;十二章一節:婦人頭戴十二星的冠冕(十二星的冠冕並不是指使徒,從約瑟夢到十二星可知這明明指十二支派)。

      (五)七章十一節:天使讚美;十二章十節:天上有大聲說。

      (六)七章九節:他們在神寶座前必定有復活的身體;十二章五節:男孩子也有復活身體(十二5)。第五節的「被提到」,應按解異象的原則,而不能按字面解;從使徒行傳十三章三十三至三十四節所得的解釋,這是指「復活」。並且基督若沒有穿上復活的身體,就算為赤身,照樣不得見神(林後五23;出廿26,廿八42)。哥林多前書十五章是講復活所有的事實,哥林多後書五章則是講復活的情形。現在寶座前並沒有基督徒,將來才有。啟示錄四章六節玻璃海上是空的,直到十五章二節玻璃海上才有人行。啟示錄二章三十四節明說大並沒有升到天上,撒母耳記上二十八章十三節亦說明撒母耳是從地裡上來,可見他們並沒有穿上復活的身體,他們仍安息在樂園裡。惟有主是從天降下,卻仍舊在天上的一位(約三13),就是以諾和以利亞的升天,也許神不過是把他們接去暫放在一個地方,因為他們還沒有得變化的身體。

      (七)七章十五節:「用帳幕覆庇」;十二章十二節:「住在其中的」,原文是「你支搭帳幕在其中」(約一14的「住」原文是「支搭帳幕」)。

      (八)七章九節的這些人是得勝者,因為1.「白衣」是應許給撒狄教會中未污穢自己衣服的得勝者。2.「免去大試煉」是應許給非拉鐵非教會遵守忍耐之道的得勝者。3.棕樹枝總是得勝的表記。照樣,十二章五節的男孩子也是得勝者,因為他們是用鐵杖管轄列國的。

〔介於第六印與第七印中間的異象終了〕

-- 倪柝聲《啟示錄釋義》